支持並誘發孩子潛能的環境規劃~【創意積木區篇】
建構在積木區,當然背景也可以是兒童樂園,教堂前廣場的日市(台灣也可以是廟前的夜市)高山、草原、河川、高原……各種人類會建築或建構事物的平台,都可以用牆面的情境誘導孩子進一步去創造建構屬於他們的新世界。
建構在積木區,當然背景也可以是兒童樂園,教堂前廣場的日市(台灣也可以是廟前的夜市)高山、草原、河川、高原……各種人類會建築或建構事物的平台,都可以用牆面的情境誘導孩子進一步去創造建構屬於他們的新世界。
在瑞吉歐的教室裏,可以發現鏡子被廣泛的使用,通常有以下幾種用法 (1)家事扮演區的化妝鏡、穿衣鏡是最常見的; (2)某些牆面貼上鏡子可以讓空間視野變廣且遠,具有立體與平面視覺效果的之間轉換,當孩子將創作的立體作品透過鏡子投照展現出來的平面影像,就像一幅畫或一張照片的效果,這與光影遊戲一樣,具有想像和推理的發展機會,也是表徵符號的一項工具;
你能想像只是一塊大布框,只要成人願意在空間、時間和材料上的支持,再加上欣賞,全心全意的觀察和傾聽孩子,的確除了適齡的達到基礎發展區外,很有可能激發出超齡的最佳發展區(ZPD)。但前提是成人必須先搭好孩子探索的鷹架,例如:討論、分工合作、參訪、收集資料、調查、表現及表達自己的所知所見所感…..。
瑞吉歐教育希望兒童的能力是被肯定和支持的,所以在學習環境上也盡可能支援各種表達和表現方式,即尊重孩子擁有多種表徵的符號,即使在角色扮演的即興遊戲中,環境仍是呈現非常多元和多層次的安排。